最终的决战,远比太原之战更加轻松。
当李勣带领着右骁卫赶到战场的一刻,就已经注定了战局胜负。
而面对一场必败之战,特别是自家主帅已经先一步开溜的情况,再强悍的军队都不可能有拼死之心。
还没等程知节带着白默的首级赶到战场,几个异族首领就先一步请降了。
对他们而言,只是因为被薛延陀部征服,才被当成是一个部族,实际上他们对薛延陀部只有臣服这心,却没有归属之感。
既然是“臣服”,那臣服于薛延陀部,和臣服于大唐又有何区别?
大唐之强盛,天下皆知,而且中原王朝也远比漠北王庭更加富庶,他们及时投降,至少也能混个贵族封爵,从大唐皇帝那里得到丰富的赏赐,远好过于被薛延陀王庭驱使。
当然了,此时投降,之后必定要承受薛延陀王庭的怒火,只是现在他们已经别无选择。
剩下的顽固抵抗之兵,在看到白默的首级之后,也大哭着下马拜倒,再也生不出抵抗之念。
他们俘虏了足足两万草原战士,包括他们的战马,得利远远超过了他们对于并州之地的祸害。
李勣领军看管俘虏,由程知节带领大军进入太原,护着太子殿下前来。
他们二人虽然都是足可独挡一面的资深老将,但都默契地把此次功劳归于太子殿下。
他们不会自己坏了军中规矩,抢主帅的战功,而且两人都很清楚此次太子领军出征,其意义绝不止于军事。
若在这时候还想先揽战功,不论他们是否是诚心的,都等同于在朝堂斗争中站队,后果难料。
……
李承乾从太原过来的一路,脑子都是麻木的。
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。
他胜利了?
作为大唐的统帅,首次领军出征,“准确地预料”到了敌军动向,制定了应敌之计。
虽然过程中有点儿小意外,但最后唐军终得大胜!
敌军主力被击溃,领军主帅,同时也是薛延陀部大王子的白默被斩杀。
以首战之功来说,天下间没有几人能跟李承乾比肩了。
本来他就贵为太子,等此战的结果传回长安,必将把他的威望推向更高。
可是,这本来就不是他想要的啊!
与李承乾相对的,杜荷就别提多兴奋了。
他终于没有辜负太子的信任,由他带来的那支骑兵成为了逆转战局的关键!
作为杜如晦的儿子,他还是能在狂喜之下稳住心态。
他看出了太子殿下似乎有点儿心不在焉。
但也可以理解嘛。
太子长时间被魏王压制,一定是对于此次领军出征抱有极高的期望。
现在目标达成之后,他暂时失去了行动的目标,也需要消化这次大胜的喜悦。
而自己作为谋士,有些事情必须要想在太子的前面。
杜荷早就凭着父辈的关系,与程怀亮结成了好友,极力影响程氏们子,增加太子在他们心目中的分量。
同时,他还积极地跟右威卫、右骁卫两军中的中层将领接触,代替太子许以重赏。
借着大捷的由头,这样的赏赐不但能极大地拉近那些将领跟太子之间的关系,增强他们对太子的效忠之情,更不会引人注目,哪怕此事被传出去,别人也不好说太子是借机拉拢将领,培养自己的班底。
怎么着?将士在前线打了这样的大胜仗,作为太子和大军主帅,私下给点儿赏赐都不行么?
那还怎么保证大军有足够的士气?怎么保证将士们在后续之战中为朝廷效死命?
“殿下,白默身死,薛延陀部主力被击溃,余者已经逃回草原。”
“白默的首级和尸身都已经找到拼起,按例是要运至长安,由朝廷决定如何处置。”
白默身份极高,对于他的尸体处置关系到朝廷未来对于薛延陀部的安排。
假如朝廷一意把薛延陀部完全铲除,那当然无所谓了。
可薛延陀部毕竟是大唐曾经的盟友,未来大唐若是还给他们机会重新效忠于朝廷,再借助薛延陀在漠北的势力代朝廷镇守,那做事就需要留有余地。
再者,朝廷乃是中原正统,行事自然也不能像草原部族一样野蛮。
李承乾借机道:“既然现在战事告一段落,那便由本太子亲自护着白默的尸体回长安吧。”
“北疆大军,就交由两位将军代领,以应敌情。”
此言一出,整个军帐中人全都露出错愕的表情。
就算是程知节都下意识地重复道:“殿下……您要回长安?”
杜荷反而是众人中最先反应过来的,当然,他的反应也最是激烈。
“殿下,这怎么可以呢!”
意识到自己失言之后,杜荷才赶紧换了个语气,耐心地劝谏道:“殿下虽欲回长安奈何您是大军主帅,责任重大呀。”
“薛延陀首战虽败,但是他们依然有数万铁骑逃回草原。”
“若是任由他们据有草原,则时刻能再次对我大唐北疆形成威胁,殿下您岂能在此时轻离军中啊。”
杜荷简直怀疑太子殿下是不是还没睡醒呢。
太子首次领军,就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和危险的局面,好不容易得了大胜,在军中建立起自己的威望,怎么能轻离军中呢?
这不是让之前的努力付诸流水,把好不容易到手的兵权拱手让人吗?
谁都知道,经此大败后,短时间内薛延陀部已经再难成气候,之后任何人接手此战,都不难应付。
太子一走,主帅空缺,万一真让魏王那边说服了陛下,将白白捡到巨大的军功,又有资格跟太子殿下叫板了呀。
李承乾却像是没有听明白他的真正意思一般,直接摇了摇头。
“休要夸大。”
“敌军撤回草原,短时间内难以卷土重来,之后我大军的重心,便在于维持北境防务,同时探明敌情,辅助阿史那思摩夺回草原。”
“这些事情,本太子又能帮上什么忙,只看两位将军如何跟阿史那将军配合了。”
杜荷张了张嘴,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。
李勣和程知节对望一眼,明白太子是真心想要回到长安,虽然不知道他抱着何等想法,但两人也不能干涉太子的决定,只能尽一名军中将领的本分了。
“请殿下放心,末将必不负太子所托。”